【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复习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如下:
1. 80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8051最多有32个并行输入输出口,最少有1个,即P1口。P3口具有第二功能,如P3.0~P3.7分别对应RI、TI、INT0、INT1、T0、T1、RXD和TXD。
2. 寻址方式:MOV A,40H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直接寻址。
3. 指令解析:JB 0A7H,ABC表示当P2.7为低电平时,跳转到标号ABC处执行。
4. 逻辑运算指令:将CY与A的第0位的非求或的指令是ANL A,#0F7H,执行后如果原A=0,A仍为0。
5. 外部中断请求信号: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请求信号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方式。在电平方式下,采集到INT0、INT1的有效信号为低电平时,会激活外部中断。
6.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模式:工作方式3将定时器T0拆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而另一个定时器/计数器T1通常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
7. 8031/8051单片机特性:具有8位CPU,8位并行I/O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256字节内部RAM,5个中断源,最大可扩展64K字节外部程序存储器,最大可扩展64K字节外部数据存储器。
8. /EA引脚功能:运行内部程序存储器时,/EA接地;运行外部程序存储器时,/EA接Vcc。
9. 串行通信分类:串行通信按同步方式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按传送方向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10. ALE信号作用:ALE信号用于片外RAM/ROM的地址锁存,当不接片外RAM/ROM时,其频率为振荡频率的1/6。
11. 堆栈和指针:SP是8位堆栈指示器,复位后值为07H;DPTR是16位数据指针,复位后值为0000H,程序计数器PC复位后值为0000H。
12. 单片机特点:与普通计算机不同,单片机将CPU、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13. 内存位地址与字节地址关系:位地址为30H的位所在的字节地址为2DH(因为位地址从00H开始,每8位一个字节)。
14. P标志位:若A中的内容为63H(二进制11111101B),P标志位的值为0,因为最高位为1,表示无符号数溢出。
15. 子程序调用:子程序调用前需把PC内容入栈保护断点,返回时出栈恢复PC。
16. 指令格式: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也可能仅由操作码组成。
17. PC与DPTR功能:PC为访问程序存储器提供地址,DPTR为访问数据存储器提供地址。
18. 中断响应过程:响应中断后,长调用LCALL指令执行时,先将PC内容压栈保护,然后将16位地址送入PC,转向中断地址区。
19. 串行通信波特率:收发双方需设定相同的波特率。
20. 计算机系统三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1. I/O接口编址方式:内存映射方式和I/O端口单独编址。
简答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8051与片外存储器连接时P0和P2口的功能、中断源及其入口地址、自动撤除和手动撤除的中断、外设端口的编址方法及其特点、MCS-51串口四种工作方式下的波特率产生方法、/PSEN线的作用以及/RD和/WR线的功能等。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单片机的基础结构、内存管理、中断系统、I/O接口、串行通信和存储器扩展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