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名词解释】
在医学领域,诊断学是研究如何确定疾病病因、性质及病程的一门学科。本文档提供了一系列关键的医学术语解释,涵盖了疾病症状、体征以及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以下是对这些名词的详细解读:
1. 发热(fever):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由致热源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表现为发热。正常体温一般为36.5-37.5℃,发热可能是身体对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状况的反应。
2. 热型:根据发热过程中的体温曲线形状,可将发热分为不同类型,如稽留热、弛热、波状热、间歇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它们有助于识别不同疾病的特征。
3.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长时间保持在39-40℃,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4. 弛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5. 波状热:体温呈周期性上升和下降,见于布氏杆菌病。
6. 间歇热:发热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如疟疾。
7. 回归热:体温骤升骤降,呈规律性交替,见于回归热。
8. 不规则热:无特定模式的发热,多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9. 症状(symptom):患者自身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体验,如发热、咳嗽等。
10. 体征(sign):医生在检查中发现的客观异常,如脉搏加速、肝脾肿大等。
11. 水肿(edema):体内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导致肿胀,可能由心脏、肾脏或血管问题引起。
12. 咯血(hemoptysis):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可能与肺部疾病相关。
13. 牵涉痛(referred pain):深部器官疾病引起的疼痛在体表某区域体现。
14. 发绀(cyanosis):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提示血液含氧量低或血液循环问题。
15. 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导致的发绀。
16. 呼吸困难(dyspnea):患者感到呼吸费力,可能伴随鼻翼扇动、口耸肩等症状。
17. 三凹征:吸气困难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18.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时因心肺问题导致的呼吸困难。
19.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经口腔排出。
20. 腹泻(diarrhea):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可能与感染或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21. 黄疸(jaundice):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表明胆红素水平升高。
22.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结合胆红素在肠道内转化为尿胆原,部分重吸收回肝,再次分泌入胆汁,形成循环。
23. 少尿(oliguria):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
24. 无尿(anuria):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
25. 多尿(polyuria):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
26. 尿三杯试验:评估尿液异常部位,根据尿液在排尿过程中的变化。
27.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提示膀胱或后尿道问题。
28. 晕厥(faint):大脑短暂供血不足导致的意识丧失。
29. 眩晕(dizziness):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可能与耳部或神经系统问题有关。
30. 抽搐(tic):肌肉不自主收缩,可能涉及全身或局部。
31. 惊厥(convulsion):强烈的肌肉痉挛,通常与癫痫有关。
32.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患者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知能力下降,可能由脑部损伤引起。
33. 心悸(palpitation):患者自我感觉心跳快速、强烈,常伴有心前区不适。
34. 嗜睡(somnolence):过度的睡眠倾向,可能暗示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副作用。
这些术语在诊断学中至关重要,理解它们有助于医生准确识别疾病,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