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目涉及的是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是小学奥数计数专题的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排列组合是组合学的基础部分,它研究的是如何有序或者无序地选择对象。
1. 第一题是典型的“隔板法”问题,四个小球放入四个盒子,要求恰有一个空盒,相当于将三个球放入三个盒子,有C(3,2) = 3种方法。
2. 第二题是数字排列问题,由于数字不能相邻出现,可以使用插空法,先排1,2,3形成的三个空隙中插入两个数字,有C(3,2)*2! = 6种方法。
3. 第三题涉及限制条件的分配问题,可以先考虑不受限制的情况,再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具体计算较复杂,需要考虑多种情况。
4. 第四题同样是排列问题,考虑1,3不与5相邻,可以先固定1,3的位置,然后排列剩下的数字,再考虑偶数的放置,计算过程需注意细节。
5. 第五题涉及排列和周期性问题,甲连续参观两天,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再与其他学校排列,有2C(5,1)*C(4,2) = 60种。
6. 第六题是组合问题,将6人分成4组,有C(6,2)*C(4,2)*C(2,1)*C(1,1) = 90种分配方式。
7. 第七题是组合问题,已知1,2一组,剩下4张卡分入3个信封,有C(4,2)*C(2,1)*C(1,1)*2 = 24种方法。
8. 第八题是排列与组合混合问题,需要考虑甲乙的特殊性以及丙丁戌的通用性,计算较为复杂。
9. 第九题是组合问题,可以考虑每辆车的人数分配,然后排列人员,计算方法较多。
10. 第十题类似第九题,考虑甲乙不同时在一个班,需要排除特定情况。
11. 第十一题是排列问题,考虑限制条件(男生甲不站两端,两女相邻),计算时要先固定甲的位置,然后处理女生的相邻情况。
12. 第十二题是概率问题,涉及组合计算,计算所有分组方式后,找出3个强队在同一组的情况并求其概率。
13. 第十三题是阶乘问题,每级台阶可站1或2人,总站法为3的阶乘。
14. 第十四题是组合问题,每班至少1名,最多2名,可以考虑先分配1名,再分配剩余的。
15. 第十五题涉及限制条件,甲乙不同去,甲丙同去或同不去,需要分别计算。
16. 第十六题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不均匀分配、均匀分配以及均匀分配并进入不同车间,每种情况都需要考虑人数分配和排列组合。
17. 第十七题与第十一题类似,都是排列问题,考虑限制条件。
18. 第十八题重复了第十七题,答案相同。
19. 第十九题是奇偶数的组合问题,需要先选出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再考虑排列。
20. 第二十题与第十七题类似,考虑男生甲不站两端和女生的排列。
以上问题解答需要对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如排列A(n,k),组合C(n,k)以及它们的应用有深入理解。每道题的具体解法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这里只给出了思路和大致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