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题目中提到的《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涉及到万有引力定律。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且引力方向沿着两质点连线的方向。木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是相互的,即F1=F2,所以答案是C。
2. 运动图像的理解:第二题涉及到速度-时间图像的解读,通过图像可以看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图示,两物体在0~10s内速度均不变,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15~20s内,甲物体的速度不变,而乙物体速度增加,所以两物体都不是匀速运动,选项A、B错误。两物体在15s时相遇,但在0~15s内,甲物体的路程更长,因此选项C正确,D错误。
3. 声音的产生条件:第三题考察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图中A、B、C都能产生振动从而产生声音,而D项的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会听到声音。
4. 力的作用效果因素:第四题提到弹簧受力的情况,这涉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次受力导致弹簧形变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所以答案是D。
5. 人体体积估算:第五题要求估算人的体积,可利用密度公式ρ=m/V。已知该同学的质量和人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算出他的体积大约是0.06m³,答案是B。
6. 测量硬币直径的方法:第七题展示了几种测量硬币直径的方法,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确保测量时不直接接触硬币表面以避免误差,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7. 平均速度的计算:第八题中晓燕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6s,而她在50m处的速度为6m/s,终点速度为7.5m/s。平均速度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因此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应该是总路程100m除以时间16s,即6.25m/s,答案是B。
8. 压强比较:第九题中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液体液面在同一高度,但由于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相等,因此答案是D。
9.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第十题涉及内燃机的转速与做功次数的关系。1440转/分意味着每秒转24转,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做功一次,所以每秒做功12次,完成48个冲程,答案是B。
10. 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电路设计:第十一题中,电路设计要求在未系安全带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熄灭。正确的电路设计应包括串联的开关S1和S2,当S2断开时,指示灯亮。因此,正确的电路图是D。
11.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十二题中,蜡烛在30cm处,光屏在16cm处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这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对应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焦距f应小于16cm,且满足u>2f,v<f。所以,答案是B。
12. 参照物与运动状态:第十三题中,运动员相对于滑雪板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选项A错误,其他选项也不正确。
13. 重力的估计:第十四题中,重力大约为1N的物体是两个鸡蛋,因为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0.5N,两个是1N。所以答案是B。
15.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第十五题中,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但质量未知。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甲物体剩余部分的压强将减小,因为底面积不变,压力减小。因此答案是D。
【填空题解析】
1. 充电宝储存的电能:充电宝的电能储存可以通过能量的公式计算,即E=UIt,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t是时间。12000mAh相当于12Ah,所以电能E=5V×12Ah=60Wh=60J。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宝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
2. 火车上的相对运动:小明以火车为参照物,看到的窗外的景色在移动,说明火车相对于地面在运动。而小明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说明小明和火车的相对速度为零,因此小明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与火车相同。
以上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的部分解析,涵盖了力学、光学、能量转换等多个知识点。这些题目旨在测试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