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第二课第一框题主要探讨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不仅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区分不同哲学流派的关键。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了两个方面:
-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意识存在的,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这涉及到哲学中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者认为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不可知论者则认为思维无法完全把握存在,存在的一部分或全部是无法认知的。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 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对世界本质的思考,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制定学习计划、规划生产活动,还是解决社会问题,都需要处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
- 哲学发展的核心:这个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它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以及对其他哲学问题的解答方式。
- 区分哲学流派: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理解,是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重要依据。
3. 教学目标与方法:
- 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的识记和解释,还包括提升学生明辨是非、比较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 教学方法强调情境导入、问题激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4.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对哲学本质问题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讨论来深化理解。同时,可能存在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与简单关系混淆的问题。
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检查、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和精讲点拨等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理解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6. 课前准备与课时安排:
教师需要准备导学案和简单课件,课程预计需用一课时进行。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还能理解其在哲学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