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抗疫情的感人事迹
#### 一、吴昊——“天使保洁员”的坚守
**背景介绍:**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火神山医院成为了救治患者的前线阵地。吴昊作为洗消护士,承担起了病区清洁与消毒的重要任务。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吴昊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确保了病区能够顺利收治患者。
**具体事迹:**
1. **首战告捷:**为了使病区尽快达到收治标准,吴昊主动担任起保洁员的角色,连续工作超过24小时,直至病区清洁消毒完毕。这一过程中,她不仅清理了建筑垃圾,还协助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2. **无私奉献:**即使身体极度疲惫,吴昊也没有抱怨,反而在返回驻地的公交车上累得睡着了。这不仅是对她身体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的体现。
3. **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尽管工作强度大、身心俱疲,但当家人询问时,吴昊总是报以“一切安好”的安慰,避免让家人担心。这种默默付出的精神令人感动。
4. **团队合作的力量:**除了吴昊之外,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例如,护士长陈红搬运新被褥、护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患者输液等,这些事迹展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二、王晶晶——与死神赛跑的“插管小分队”
**背景介绍:**
在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为此,一支由18名麻醉医生组成的“插管小分队”应运而生,他们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轮流值班,随时准备为需要的患者提供紧急插管服务。
**具体事迹:**
1. **精准操作:**面对一位有心脏病的60岁患者,王晶晶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气管插管,患者的氧饱和度迅速上升,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 **挑战与勇气:**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进行插管操作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王晶晶和她的团队不仅要克服物理障碍,还要面对感染的风险。即便如此,她们依然毫不犹豫地冲向一线。
3. **乐观与希望:**虽然王晶晶曾因接触疑似病例而隔离,但在确认自身安全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鼓舞着周围的人。
4. **团队的力量:**王晶晶所在的“插管小分队”是由不同医疗队的成员组成,他们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共同面对挑战。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成功脱离呼吸机,这也给了团队巨大的信心和支持。
#### 三、周宁——ECMO床边手术的挑战
**背景介绍:**
对于某些新冠危重症患者来说,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满足需求,此时就需要采取更为先进的生命支持系统——ECMO(体外膜肺氧合)。周宁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在特殊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事迹:**
1. **技术挑战:**为一位长期患有高血压的58岁男性患者植入ECMO是一项复杂且高风险的操作。周宁及其团队在有限的条件下成功完成了手术,提高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2. **生命通道的成功建立:**ECMO系统的运行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技术支持,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周宁和团队成员通过密切监控各项指标,确保了手术的成功。
3. **提前干预的重要性:**随着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深,医疗团队意识到对于某些患者而言,早期介入ECMO治疗对于预防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前瞻性思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上述三位医护人员的事迹可以看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的勇敢与坚持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