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或EKG)是医学中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重要诊断工具,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监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PPT课件聚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心电图知识,旨在帮助医生理解和解读心电图结果。
心电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由荷兰科学家Einthoven.Willem发明,他不仅命名了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如P波、QRS波群和T波,还设计了心电图检测仪,并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托芬”三角理论。这一理论通过三个导联(I、II、III)的组合,可以帮助解析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Einthoven因此荣获19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识别心律失常**:心电图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于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等。
2. **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心电图异常的波形和电压变化可能提示心脏结构的改变,如心房扩大或心室肥厚。
3. **反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ST段抬高或压低以及T波异常可以指示心肌缺血,而Q波的出现则可能意味着心肌梗死。
4. **心电监护**:持续性心电监护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状态,特别是在手术或重症监护环境中。
5. **评估药物效果和心肌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有助于监测这些变化。
6. **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例如,钾、钙、镁等电解质水平的改变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从而在心电图上产生特征性的变化。
心电图的原理基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处于极化状态,膜内外有电位差。当受到刺激时,细胞发生除极,膜内电位转变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接着,细胞进入复极化过程,恢复到原来的静息电位。这一过程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QRS和T波。通过在不同身体部位放置电极,12导联心电图可以全面记录心脏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包括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如I、II、III、aVR、aVL、aVF以及V1至V6。
“爱因托芬”三角是根据肢体导联的电势差异建立的概念,它可以帮助定位心肌梗死的位置,分析心电轴偏移,以及评估心室肥大等情况。
心电图是一项基础但至关重要的医疗检查,对于住院医师来说,掌握心电图的解读技巧是规范培训的重要部分,它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处理心脏疾病,提高患者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深入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意义,医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确保心脏健康的监测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