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件主要讲述了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及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对地球的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状的理解经历了从“天圆地方”到“天圆地圆”的演变,认为天像一个覆盖的斗笠,地如同倒扣的盘子,再到后来的“天似穹隆,笼罩四野”,这一观念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一种想象。
接着,课件提到了古印度人、古埃及和俄罗斯人的不同观点,如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象驮着的圆盾,古埃及和俄罗斯则有鳌鱼驮地板的说法。这些都是古代世界各地对地球形状的多样理解。
然后,课件通过“天涯海角”、站得高看得远以及船只从远方驶来时先看到桅杆的现象,提出了这些自然现象支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此外,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形状也证实了地球的球状。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差异进一步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曲面。
课件中还探讨了如何证明地球是球体的问题,提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他的船队历经艰险,最终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地球的真实形状,也体现了科学家们为探索真理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献身精神。
然而,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地球的真实面目认识有限,直到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神舟”五号等航天器进入太空,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使得我们有机会直接观察地球。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成为了最直观的证据,显示了蓝色的海洋、褐色的陆地以及白色的云层气流,这些图像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的全方位视图。
总结起来,这个课件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古代中国及世界各地对地球形状的不同看法。
2. 地球形状的自然现象证据,如海平线、月食等。
3.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及其科学意义。
4. 科技进步如何帮助人类认识地球,如航天技术和人造卫星。
5. 地球的外观特征,包括海洋、陆地和云层的分布。
这些内容对于教育学生理解地球形状的历史演变、科学探索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在揭示自然奥秘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