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心理距离: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的距离”原则,指的是在欣赏事物或体验美感时,人们需要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当的疏离,避免过于紧密的实用关系干扰审美体验。例如,面对海雾,如果只考虑其实际影响,如航行安全,就难以欣赏其美感,但若能将它置于实用场景之外,就能纯粹欣赏其朦胧之美。
2. 艺术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艺术家和审美者善于在事物与实际生活之间创造距离,以纯粹欣赏事物的形象而非其实际功能。这种距离既能使人脱离日常生活的困扰,又能让人更专注于欣赏事物本身的美,如诗人看待街道和树木,不再仅仅是路径或建筑材料,而是审美对象。
3. 适当的距离:距离过远或过近都不利于美感的产生。距离太远可能导致欣赏者无法理解或感受,如不了解历史背景的读者难以理解特定诗词的含义;距离太近则可能使人陷入实用性的考虑,如写实主义艺术可能引发观者对现实问题的联想,而非单纯欣赏艺术形象。
4. 艺术形式化:为了保持距离,艺术常常采取形式化手法,如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面具、高底鞋,以及埃及雕刻的抽象化处理,这些都旨在创造与自然的间隔,使艺术作品超越现实,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更纯粹的审美空间。
5. 审美无利害性:源自康德的审美理论,强调美感与道德感和快适感的区分,美感体验不涉及个人利益得失。心理距离说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心理上的距离来实现无利害的美感,即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的一种非功利性的关系。
6.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心理距离说强调在欣赏艺术或审美体验时,需要一个中间地带,以避免实际利益或情感干扰,从而达到审美效果。
7. 朱光潜的解读:朱光潜将心理距离说引入中国美学讨论,指出艺术家和审美者需要在现实生活和审美之间找到平衡,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技巧,使艺术作品既具有吸引力,又能让观者跳出实际情境,专注于美感的享受。
心理距离是审美体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关乎我们如何在实际生活和艺术欣赏之间建立有效的隔离,以达到纯粹的美感体验。艺术家和审美者通过创造适当的距离,可以将日常事物转化为审美对象,让我们的感官和心灵得以在无利害的环境中自由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