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化学试卷结构:化学试卷通常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正确答案,非选择题则需要学生直接书写答案。
2. 化学概念理解:
- 极性键与非极性分子:描述分子的极性时,要考虑分子中原子间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空间构型。例如,SO2分子由于含有极性S-O键,但由于其分子构型是V形,导致分子整体上是非极性的。
- 配位化合物:[Cu(NH3)4]SO4·H2O是一个配合物例子,其中Cu2+为中心离子,NH3是配体,配位数为4,即铜离子周围有4个氨分子作为配体。
3. 物质的熔点比较:
- 熔点的高低与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等)和晶格能有关。例如,CBr4和CCI4的熔点比较,由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强,所以CBr4的熔点高于CCI4。
- 碳化硅、晶体硅和金刚石都是共价晶体,熔点高低与键能和晶格结构有关,一般键能越高,熔点越高,所以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4.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许多重复单元(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纤维素、核酸和蛋白质都是典型的高分子,而核糖是单糖,属于小分子。
5. 醇、醛、羧酸、酯的转化关系: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可以推断X是醇,Y是醛,Z是羧酸,W是酯,因为醇可以氧化成醛,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羧酸,羧酸可以和醇酯化形成酯。
6. 蒸馏法:文献中提到的“蒸烧”是蒸馏的过程,适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对于选项,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的沸点相近,不适合蒸馏;对硝基甲苯和HNO3溶液、硝酸钾和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不适合蒸馏;氯化铵和碳酸铵可通过加热分解后再冷却结晶来分离,但蒸馏并不适用。
7. 物质间的转化反应:
- A选项中,CH3CH2CH2Br可以通过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然后与Br2发生加成生成CBr2CH3。
- B选项石油裂解可得到烯烃,如CH3CH=CH2,但石油本身不能直接转化为烯烃。
- C选项NaOH(aq)与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Cu2O,符合题目要求。
- D选项中,氯化铵和碳酸铵可以通过加热分解,但产物不会是纯净的氨气,氨气会与水蒸气一同逸出。
8. 基团间相互作用:
- 苯酚的酸性比乙醇强,是因为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是由于双键的存在,双键比单键更易断裂。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甲苯的侧链甲基活化了苯环,使其更容易被氧化。
- 甲酸的酸性强于乙酸,是因为甲基对羧基的影响,增强了羧基的电离能力。
9. 实验操作与结论:
- 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应先用碱中和硫酸,再进行银镜反应,否则酸性环境会阻止银镜反应的发生。
- 蛋白质的提纯中,不应使用乙醇洗涤,因为乙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 植物油是油脂,可以与NaOH发生皂化反应,而矿物油不反应。
-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会生成三溴苯酚沉淀,而不是得到纯净的苯。
10. 青蒿素的性质分析:
- 青蒿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可能是指其内酯环,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开环。
- 青蒿素与NaI反应生成I2,表明它具有氧化性或在特定条件下可被还原。
以上内容涵盖了试卷中涉及的化学概念、分子性质、化学反应、实验操作等多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