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的集中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土地有限,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满足电力需求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科技发达也是重要因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确保发电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兼容。
2. 农光互补发电模式对比:模式甲和模式乙的差异在于对光伏发电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模式乙通常能更好地减少对农作物的光照影响,因此农作物受影响较小,但可能由于设计和建设的复杂性,其建设成本可能会更高。
3. 农光互补模式效益:农光互补模式通过结合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实现了能源生产与农业产出的双重收益,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从而可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而非增加发电成本。
4. “连底冻”现象:该河流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出现全断面冻结,说明该地冬季寒冷且河流有结冰期,结合选项,最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该地区气候较其他选项更为寒冷干燥。
5. 4月径流量较大原因:4月相对于7月径流量较大,可能是由于春季融雪量较大,即春季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增加了径流量。
6. 开都河弯道形成:开都河的九曲十八弯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特别是河流的侧蚀和堆积作用,使得河道弯曲。
7. 河流两岸地貌特征:一般情况下,凹岸(如b岸)受到侵蚀,凸岸(如a、c岸)则受到堆积作用。根据描述,b岸应为凹岸,流水侵蚀为主,而d岸可能是凸岸,受到流水堆积作用。
8. 草地水分含量:在祁连山海拔2600~3800m,草地水分含量最少的月份可能是7月,这是因为在夏季高温下,蒸发量较大,导致草地水分含量下降。
9. 林地与草地蒸散量差异:5月到9月林地蒸散量低于草地,可能是因为森林茂盛,遮挡了部分阳光,减少了土壤和植物的蒸发。
10. 区域典型植被:根据地表蒸散特征,该区域的典型植被可能是针叶林,因为针叶林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适合在降水量较少的高海拔地区生长。
11. 大气受热过程实验:实验表明下垫面(如土壤)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因为阳光加热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12. 实验设计与解释:加入等体积的水后,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可能导致乙箱内的气温高,这可以用来解释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差异会导致风的流动。
13. 中国近海海水温度:冬季中国近海南北温差较大,而夏季温度差异较小。
14. 带鱼洄游方向:北方带鱼在春季向北游,因为水温回升;南方带鱼在冬季向南游,以寻找更暖的水域。
15. 夜市地摊经济选址:通常夜市会选择人流量大、消费活跃的地点,丙处靠近商业区和住宅区,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
16. 地摊经济特点:与门店相比,地摊经营成本低,就业门槛低,但服务等级和服务范围通常较小。
17. 林前村印章产业兴起:林前村印章产业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产业基础,村民自发学习篆刻工艺并形成产业链。
18. 孔府印阁行业翘楚因素:城市知名度对其成为行业翘楚有一定帮助,但相比产业基础、技术积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关联性可能较小。
以上是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解析的相关知识点,涵盖了地理、环境科学、能源利用、气候、河流地貌、生态学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