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是一种中间件技术,它允许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不同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之间的对象进行交互。在上述的“CORBA应用程序举例”中,我们看到一个简单的CORBA接口定义和其实现。
`grid.idl`文件是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编写的,它是CORBA系统中定义服务接口的标准语言。在这个例子中,`grid`接口定义了一个二维网格,包含两个只读属性`height`和`width`,以及两个操作`set`和`get`。`set`用于设置网格中指定位置[n, m]的值,而`get`则用于获取该位置的值。
IDL编译器将`grid.idl`转换为C++代码,生成`grid.hh`、`gridC.cc`和`gridS.cc`。其中:
- `grid.hh`包含`grid`接口的C++头文件,供客户端和服务端共同引用。
- `gridC.cc`是客户端的STUB(桩),它提供了一种与远程服务器交互的方式,使得客户端可以像调用本地对象一样调用远程服务。
- `gridS.cc`是服务器端的SKELETON(骨架),它实现了服务端接口,等待客户端的调用。
接下来的`grid_i.h`文件中,定义了`grid_i`类,这是对`grid`接口的实现。`grid_i`类继承自`gridBOAImpl`,并存储了网格的高度`m_height`、宽度`m_width`以及一个二维数组`m_a`来存储网格数据。类中的构造函数初始化这些成员,而析构函数则负责清理内存。
`grid_i`类提供了与`grid`接口相对应的函数,这些函数处理了CORBA的异常处理机制,通过`CORBA::Environment`参数来处理客户端的错误。`width`和`height`函数对应于IDL中的只读属性,`set`和`get`函数对应于IDL中的操作。
在`grid_i.cpp`中,我们看到了`grid_i`类的具体实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以及对应接口操作的实现。构造函数设置网格尺寸,而`set`和`get`函数则负责在网格中设置和获取值,同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系统异常。
总结起来,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CORBA创建一个简单的分布式应用,通过IDL定义接口,然后在客户端和服务端分别实现桩和骨架,使得不同进程间的对象可以透明地通信。这在软件开发中,特别是在需要构建分布式系统或跨平台通信的场景下,是非常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