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1章 微机基础》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微机系统组成以及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等核心概念。这一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各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作为一种电子学原理为基础的数据处理机器,其概念源于模拟人脑,旨在通过执行指令对数据进行操作。根据图灵机理论,任何计算机都可以执行相同的操作,只要考虑到时间和存储资源。计算机可分为个人计算机(如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强调高可靠性和吞吐量)、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追求低成本、低功耗和小巧体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以及当前的生物神经网络时代,即人工智能的研究。
冯·诺依曼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他的构想对现代计算机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报告定义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将程序与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并提出了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在内的五大基本部件。然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也存在瓶颈问题,即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较慢,限制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CPU的速度大幅提高,内存访问速度成为主要瓶颈。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计算机领域发展出了多核技术,以解决冷却问题和指令级优化的局限性,同时试图减轻存储器时延的影响。此外,量子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形式,使用量子比特进行数据存储和操作,尽管仍在研究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学习这一章的内容,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的每一个组件,掌握汇编语言基础和接口技术,并通过上机实验来巩固理论知识。考试则包括闭卷笔试、上机实验和平时成绩,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参考书目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IBM PC/XT系列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及应用》,这些书籍将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