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描述与状态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重要主题。进程是操作系统对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种抽象,它代表了一个程序的执行实例。在这个Lecture4中,主要讨论了进程的表示、创建以及状态转换。
引入进程的概念是为了解决单道程序设计中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单道程序环境中,CPU只能顺序执行一个程序,导致资源独占,系统效率不高。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出了多道程序设计,使得内存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作业,CPU在它们之间交替执行,从而实现了宏观上的并行性。
进程的并发执行带来了新的特性:
1. **资源共享**:多个进程可以共享系统资源,这可能导致程序执行的封闭性丧失,因为资源的状态可能由多个程序共同影响。
2. **制约性**:由于资源的共享,进程之间可能出现相互依赖,需要协调才能完成任务。
3. **程序执行的间断性**:CPU在进程之间切换,导致每个进程的执行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中断和恢复的。
4. **结果不可再现**:并发执行的结果取决于进程间的相对执行顺序和调度策略,使得结果变得不确定。
为了管理系统中的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操作系统需要对进程进行描述。进程表示通常包括进程ID、程序计数器、内存状态、I/O状态等信息,以便于操作系统跟踪和控制进程的执行。此外,还需要定义进程的状态,如就绪、运行、阻塞等,来描述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行为。
**进程状态转换**是进程管理的关键部分。一个新进程的创建通常从就绪状态开始,等待CPU分配。当CPU调度到该进程时,它进入运行状态。如果进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如I/O操作),则会进入阻塞状态。事件完成后,进程返回就绪状态,等待再次被调度。这个状态转换过程由操作系统内核控制,以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
**进程创建**涉及到为新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句柄等,并设置初始状态。这个过程由系统调用如`fork()`或`create_process()`实现,创建的新进程可能是父进程的副本或者完全独立的实体。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进程描述与状态,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在多任务环境中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在实际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还包括进程同步、通信、死锁等问题,这些都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