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主要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探讨了数据通信的基础、多路复用技术以及交换技术。
数据通信的基础涉及如何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其中,交换技术是关键的一环,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三种主要方式。电路交换是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适用于实时信息传输,如电话通话,它需要预先建立连接,占用固定线路直至通信结束。分组交换则是现代网络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将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组,每个分组独立传输,可以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从而提高了线路利用率和交换速率,但可能导致分组到达顺序错乱,需要接收端重新排序。此外,分组交换还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类型。数据报方式下,每个分组都带有完整的地址信息,而虚电路则在建立连接时确定了路径,后续分组仅需使用简短的虚电路号。
在实际应用中,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高速通信方式,其核心是53字节的信元,包含5字节的信头和48字节的用户数据。ATM工作时,通过信元交换,利用物理链路建立虚通路和虚通道,支持多种类型的流量,如文本、声音和视频,适合多媒体传输。
传输介质在物理层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线介质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电绝缘体、屏蔽层和保护外套构成,分为粗缆和细缆,50Ω用于数字信号传输,75Ω常用于CATV系统。双绞线,尤其是非屏蔽双绞线(UTP),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传输距离相对较短。光纤,以其高速度和长距离传输能力,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媒介,分为多模光纤(MMF)和单模光纤(SMF),适用于不同距离和数据速率的需求。
总结起来,物理层主要关注数据如何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包括选择合适的交换技术和传输介质,以确保数据的有效、高效和可靠传输。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整个计算机网络架构及其工作原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