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测试题集】主要涵盖了经济学基础知识,特别是与商品经济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以下是对测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选项C)。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剩余产品,进而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
2. **商品经济的定义**: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选项C),即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3.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顺序**: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选项B)。商品生产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促进了交换的发生。
4.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选项C)。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5.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1袋米=2只羊表示商品间的交换价值关系(选项B和C)。米和羊的使用价值相等,意味着它们能满足不同需求,但可以进行等价交换。
6.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选项B)。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同样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减少。
7. **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选项D)。因此,甲乙丙三厂生产的价值量一样大。
8.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匹布的价值量是由社会上织布的平均时间决定,即10小时(选项C)。
9.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个别劳动时间减少,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量降低,但价值总量增加(选项A)。
10. **先进设备与企业效益**:企业率先采用先进设备,提高效率,获利增多,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了成本(选项D)。
11.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选项D),能够用来衡量和交换其他商品的价值。
12.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选项A),可以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准。
13. **货币的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和足值的货币(选项C),在实际交易中完成商品交换。
14.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一般等价物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能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价值的商品(选项D)。
15. **货币的职能**:标价4000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表示商品的价格(选项A)。
16.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是因为它同样起到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虽然纸币本身没有价值(选项D)。
17.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选项D)。
18.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选项B),这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19. **市场价格的形成**:由商品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会上下波动(选项A)。
20. **市场价格的协商**: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议价能力、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都会产生影响(选项C)。
21. **价格的上下限**: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因为供求关系相互制约(选项A)。
22. **“物多必贱”**:“物多必贱”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商品价格还受到需求和其他市场因素影响。如果需求稳定,供应增加可能导致价格下降,但并非绝对(选项A和B)。
以上内容详细解释了测试题中涉及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商品经济的起源、商品的属性、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价格的形成等。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