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操作规程》是医疗机构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遵循的重要规范,旨在保障患者安全,合理利用血液资源。以下是对规程主要内容的详细解读:
1. **输血原那么**:
- 能不输则不输:遵循最小化输血原则,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才进行。
- 能少输不多输:避免不必要的血液制品输入,减少输血风险。
- 缺什么补什么:根据患者实际需要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例如只补充缺少的红细胞、血小板或血浆。
2. **输血前的准备与申请**:
-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需严格评估输血适应证,采用成熟的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 在输血前,需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过敏、发热等,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并取得同意。
- 完成相关血液检查,包括ALT、乙肝两对半、HCV、HIV1/2、RPR、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和不规那么抗体筛查。
- 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归档,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输血需报医院批准并记录。
3. **输血治疗申请流程**:
- 使用统一的临床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并由主治医师审核,连同血样提前送交输血科。
- 血量超过2000ml需科主任签字并报医务科审批,急诊情况下可先输血后补办手续。
- 亲友互助献血需在输血科登记,由血站进行检测和调配合格血液。
- Rh阴性和稀有血型患者需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4. **血型鉴定**:
- ABO血型鉴定:按照国家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 Rh血型鉴定:同样依据国家检验规程进行。
- A、B亚型及其他亚型鉴定:参照相应章节进行。
- 凝聚胺法ABO血型鉴定:详细步骤包括加血清、LIM、凝聚胺液,离心,复悬液等,结果需在显微镜下确认。
5. **穿插配血(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 核对患者信息后采集血样,避免在输液通道取血。
- 双方核对血样和输血申请单内容一致后,由医护人员送至输血科,不符合规定的血样和申请单将被拒收。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涵盖了输血的各个环节,从医疗决策、患者知情同意、血液检测、申请流程到血型鉴定和穿插配血,都制定了严谨的规定,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和有效。这些规程的执行对于防止输血反应和控制血液传播疾病至关重要,同时也体现了医疗机构对患者权益和生命安全的尊重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