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米的认识》苏教版的学习教案主要涵盖了关于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知识。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孩子们开始接触更深入的测量概念,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通常使用“厘米”作为单位。而“米”则是用于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测量时应将尺子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尺子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那个刻度数值的厘米。
学习过程中,通过实例帮助孩子们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这个转换可以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来直观感受,每一大格代表10厘米,所以1米里有10个这样的大格。此外,还介绍了厘米(cm)和米(m)的符号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等式:1米 = 100厘米,1m = 100cm。
在应用环节,孩子们需要判断不同物体长度单位的适用性,例如灯管、房间高度、字典厚度、大树高度和教室长度应该分别用厘米还是米来衡量。这有助于他们区分并正确使用这两个单位。
课程还包括了实际测量的练习,如量取特定长度的物品,并进行简单的计算,例如将厘米与米相加减。例如,80厘米加上7厘米等于87厘米,1米减去60厘米等于40厘米,100厘米加上3米等于4米。这些练习旨在巩固孩子们对于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
还设计了一些比较和计算问题,如98厘米与1米的比较,19厘米与91厘米的比较,3米与3厘米的比较,以及1米与100厘米的比较,以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如一根绳子剪去一段长度后剩余的长度,这有助于孩子们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这个学习教案旨在使二年级的学生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概念,了解厘米和米的使用场景,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和应用题目加深理解和记忆,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