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拉曼散射现象的分析方法,由印度物理学家C.V.拉曼在1928年发现,并因此荣获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散射是指光通过透明介质时,部分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导致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这种频率的变化提供了关于分子结构和化学键信息的宝贵数据。
拉曼光谱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阶段。在1928年至1940年间,由于可见光分光技术和照相感光技术的发展,拉曼光谱成为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拉曼效应较弱(约为入射光强度的10^-6),且需要大体积、无色、无尘埃、无荧光的样品,其应用在1940至1960年间逐渐衰退。1960年后,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拉曼光谱重新焕发生机,因为激光的高亮度、定向性和偏振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光源。随着探测技术的改进和对样品要求的降低,拉曼光谱在物理、化学、医药、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
1. 快速、简单、可重复,且对样品无损伤,适合定性定量分析。
2. 不需样品特殊处理,可通过光纤探头或透过玻璃、石英等材料进行测量。
3. 水的拉曼散射信号微弱,适合分析水溶液中的生物样品和化学化合物。
4. 覆盖50-4000波数区间,能同时分析有机物和无机物,而红外光谱需要更换设备才能覆盖相同区间。
5. 谱峰清晰,适合定量研究、数据库搜索和定性研究的差异分析。
6. 小激光束直径使得只需要少量样品即可进行分析,比红外光谱更具优势。
7. 共振拉曼效应能选择性增强大生物分子特定发色基团的振动,显著提高信号强度。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包括:
1. 单道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的拉曼光谱测量。
2. 多通道探测器技术,如使用CCD,提高了光谱采集效率和分析精度。
3. 傅立叶变换拉曼(FT-Raman)技术,利用傅立叶变换优化光谱分辨率和灵敏度。
4. 共振拉曼技术,增强了特定分子振动模式的信号。
5.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限,特别适用于痕量物质分析。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涉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瑞利散射是光与分子弹性碰撞,光子频率不变,仅改变方向。而拉曼散射是非弹性碰撞,光子频率和方向都改变。拉曼效应不同于荧光,不涉及实际的上能级,而是通过虚能级的概念来解释。当分子受到入射光照射时,极化产生的虚吸收导致电子短暂跃迁到虚态,然后立即返回到下能级,发出散射光。根据散射光频率的不同,可分为瑞利线(频率不变)和拉曼线(频率变化)。通过分析拉曼线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出分子的结构和振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