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的目标控制基本理论》
建设工程监理的目标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层面和步骤,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预防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目标控制是一个有限循环的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投入、衡量、对比和纠正。投入指的是投入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资金等资源;衡量则是评估工程实际进展;对比即比较实际状况与计划目标的差异;而纠正措施则依据对比结果,可能包括直接纠偏、调整实施计划或重新确定计划目标。
控制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这一过程。按照控制措施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强调预防和及时调整的重要性。按控制信息来源,有前馈控制(预测潜在问题)和反馈控制(基于实际结果的调整)。根据控制过程是否有闭合回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包含了反馈机制,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校正。按控制措施的出发点,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前者侧重于预防,后者注重事后响应。
主动控制是提前分析风险,预测可能导致目标偏离的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属于事前控制、前馈控制和开环控制。被动控制则在发现问题后进行事中和事后控制,通过反馈机制实施纠偏。
目标规划和计划是目标控制的基础。两者相互关联,通过多次迭代,不断优化,每次循环都为上次循环提供改进基础,新增内容和发展方向。提高目标规划和计划质量的关键在于合理设定并分解目标,以及制定可行且优化的实施计划。
目标控制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组织措施涉及人员配置和职责分工;技术措施涵盖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确保工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措施关注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而合同措施则涉及合同条款的制定和执行,用以保障各方权益和工程目标的实现。
建设工程监理的目标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需要在各个环节中灵活运用各种控制策略,以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基本理论,监理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工程,降低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