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测量原理PPT学习教案.pptx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量原理**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NSAR)是一种遥感技术,利用两幅或多幅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的相位信息来获取地表特征的三维信息,如地形高度、地面形变等。其基本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以及SAR成像的几何关系。 **一、INSAR成像几何原理** 1. **双天线配置**:INSAR通常采用同一飞行平台上的两副天线S1和S2,天线间的基线B和角度α定义了观测系统的几何布局。 2. **地表点与天线的距离**:地面上一点P到天线S1的距离r1和到天线S2的距离r2,以及天线S1的高度h0,构成测量的基础。 3. **下视角与相位差**:天线S1相对于P点的下视角θ导致两幅SAR图像在成像后像素不完全重合,需要进行图像配准。 **二、相位信息处理** 1. **相位配准**: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共轭相乘运算,提取相位信息。式1.1和1.2描述了这一过程。 2. **相位主值与绝对相位**:相位主值(相位包络)是相位在[-π, π]范围内的值,通过相位解缠可得到绝对相位。 3. **相位解缠**:根据相位主值计算绝对相位,例如,式1.5和1.7展示了如何利用三角几何关系推导目标点的高度。 **三、地表高度测量** 1. **高度计算**:结合飞行载体的时钟信息(r1),天线高度h0,角度α,以及相位解缠得到的相位信息,可以计算出地表点P的高度h。 2. **数字化处理过程**:将上述计算过程转化为计算机算法,实现地表高度的精确测量。 **四、相位解缠算法** 1. **最小二乘法**:相位解缠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如式1.8所示,通过优化相邻像素之间的相位差异,寻找最佳的相位解缠方案。 2. **迭代方法**:如四向加权最小二乘迭代法,通过多次迭代调整相位,确保整体相位的连续性。 3.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可以使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求解泊松方程,进而进行相位解缠,得到平滑且连续的解缠相位。 INSAR技术结合了雷达成像和相位信息处理,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表高度测量和形变监测,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等领域。通过相位解缠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相位包络的非线性问题,实现精确的地表特征提取。
剩余2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8
- 资源: 58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