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原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旨在将软件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本教程由李德生教授讲解,涵盖了软件设计的目标、基础、模块独立性、结构化设计方法、数据设计及文件设计、过程设计等多个方面。
**软件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软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出发,构建软件的结构,将问题结构映射为软件结构。其任务包括:
1. 明确软件的组成部分,如子系统或模块。
2. 确定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和交互方式。
3. 描述模块的内部处理逻辑。
4. 设计模块间的接口,确保通信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软件设计的方法**
常见的软件设计方法有:
1. **结构化设计方法(SD)**:强调模块的独立性和逐步求精,通过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策略进行设计。
2.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JSD)**:以数据结构为中心,强调数据的组织和处理。
3.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OOD)**:基于类和对象,强调封装、继承和多态性,提供更灵活和可扩展的设计。
**软件设计的阶段**
软件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1. **概要设计(总体设计)**:确定软件的总体架构,包括子系统划分、模块间的接口和通信机制。
2. **详细设计**:深入到每个模块的内部,定义算法和数据结构,编写详细的设计文档。
**设计原则**
根据Davis提出的设计原则,软件设计应避免视野狭隘,保持与分析模型的可追溯性,不重复已有解决方案,减少软件与现实世界问题之间的认知距离。设计应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能优雅地处理异常情况。设计与编码应分离,且在整个创建过程中评估质量,进行概念审查以减少错误。
**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1. **软件结构**:描述软件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
2. **软件过程**:涵盖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从需求获取到维护更新。
3. **模块化**: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独立单元。
4. **抽象**:隐藏不必要的细节,暴露必要的接口。
5. **信息隐蔽**:限制模块内部信息对外部的可见性。
6. **信息局部化**:将相关的信息和操作放在一起,减少耦合。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由过程构件(模块)的层次结构和数据构件组成,控制结构(程序结构)用于表示模块间的联系。控制结构遵循一定的层次规则,例如只有一个顶层模块,同层模块间不直接通信,而相邻层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联。软件结构度量包括深度(模块层数)、宽度(同层最大模块数)、扇出(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模块数量)和扇入(调用一个模块的其他模块数量),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软件的复杂性和可维护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软件工程师应结合各种设计原则和方法,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性能和安全性,以创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