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西北,有这样一位不屈不挠的老农,他用15年的光阴,将风沙肆虐的山沟变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这不仅是一项生态改造的壮举,也是对“青山不老人教新课标”内涵的生动演绎。今天,我们将从一篇课文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坚强意志。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取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其原型取自梁衡的作品。梁衡,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他的文章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和独特的文风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课文背景设置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晋西北地区,这里的土地荒凉,常受到西伯利亚大风的侵袭,是个典型的生态治理难点。
课文《青山不老》的主要内容讲述了这位老农如何在艰难的条件下,通过持续不断的植树造林,让原本贫瘠的山沟焕发新生。15年的汗水,换来的是8条沟渠的绿化,7条防风林带的建立,以及3700亩林网的保护,这一组数字直观地反映了老农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领悟老农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还要引导他们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利用比喻、列数字等修辞手法,将老农植树造林的成果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用“波浪”比喻绿树,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也加深了学生对生态改造成果的直观感受。
老农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个人生活的种种艰辛。风沙的侵袭、年老体弱、生活条件的简陋、老伴的离世……这些困难并未让老农退缩。相反,他坚信种树是自己的使命,认为青山就是自己生命的归宿。这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和学习的。
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引入县志中的记载,来进一步说明生态改造的困难程度,从而提升学生对老农成就的认识。在课文的后半部分,通过杨树、柳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韧生长的描述,展示了生态平衡与土地保育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生动的描述,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绿色植被在防止土壤流失、保持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不仅是一堂语文课,更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熏陶的重要机会。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同时,老农坚持绿化荒山,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生动素材。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讨论中,学生们可以换位思考,体会老农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讨论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行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公民。
通过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的深入学习,我们期待学生们能将文章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像那位老农一样,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为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和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