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PPT学习教案"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车站安全的重要技术设备,它们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化联锁、机电联锁和电气集中联锁几个阶段,目前普遍采用计算机联锁,并有向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的趋势。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技术条件包括:
硬件冗余结构,如双机热备、三取二或二乘二取二的结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 106h ;安全度指标:平均危险侧输出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 1011h 。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系统达到软件制式检测要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有程序都具有模块化、结构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各种接口与通道能保证长期使用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与安全有关的接口与通道符合故障-安全原则,还采用了光电隔离、动态冗余编码、参数限界冗余、故障检测及其它特殊方法,以防止危险后果的发生。
计算机联锁系统设有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且有自动转接功能,以保证不间断供电。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直流电源具有不间断供电和有效去除脉冲及浪涌干扰的性能。
计算机联锁系统采取了必要的防电磁干扰和防雷措施,以保证在规定严酷性等级的运用环境中,设备都能正常工作。
监测子系统作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维护使用部门提供监测、报警、统计、分析、管理、远程诊断及维护功能。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25年,主要问题是安全和效率。1830年出现铁路信号;1856年第一套简单的机械式车站联锁控制设备诞生;1927年基于布线逻辑的继电器联锁控制系统问世,其联锁逻辑由继电器实现。我国的典型代表为6502电气集中联锁控制系统;1978年,由瑞典ABB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套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在瑞典哥德堡站成功应用。
我国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发展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研究,1984年在南京梅山铁矿投入使用。驼峰编组场尾部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89年未通过鉴定并在郑州北编组站使用。在干线铁路上引进并结合我国铁路实际运营技术条件开发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1年在广深线的红海站投入运营。国内研制的第一套计算机联锁系统于1993年在哈尔滨局平房站正式开通使用。
二十余年来,国内计算机联锁从路外到路内,从小站到大站,从支线到干线,从中间站到编组站,发展十分迅速。至今全路大部分车站己使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开始用得比较广泛的有TYJL-Ⅱ型双机热备系统、TYJL-TR9型三取二系统;DS6-11型双机热备系统;JD-1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VP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技术特点包括:
实时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铁路车站的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
高可靠性系统,采用硬件冗余结构和软件模块化设计,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联网能力强,能够与其他自动化或管理系统如CTC、TDCS等连接,与之信息交换。
高信息量,能够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提供多种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车站安全的重要技术设备,它们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化联锁、机电联锁和电气集中联锁几个阶段,目前普遍采用计算机联锁,并有向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