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PT学习教案"
制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对土地进行分类,旨在提供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依据。该分类系统的特点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由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产物,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在地域分布上不一定连成片,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
我国土地调查分类回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和《全国土地分类》三个阶段。1984年,我国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定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其中一级类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8类,二级类分46类。
1989年,我国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其中一级类分商业金融业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水域用地、农用地及其他用地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是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包括《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采用三级分类,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级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的依据,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该分类系统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制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基本框架包括一级类、二级类和三级类。一级类设定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二级类和三级类的设定则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考虑到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
制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