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是信息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尤其在网络架构设计和通信协议的理解上至关重要。MSE(可能是“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或“Mobile Services Engineering”的缩写)数据通信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网络的功能、架构以及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
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信号的传送与接收、差错控制、链接管理、数据流控制和路径选择。这些功能的实现旨在确保数据高效、准确地在不同计算设备间传输。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采取了结构化功能分层的设计方法,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专注于完成一部分特定任务。例如,第一层(物理层)负责比特级别的传输,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处理帧的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而更高层次则涉及更复杂的如路由选择和应用层的服务。
在70年代,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如IBM的SNA、DEC的DNA等相继出现,但由于各体系定义的层次和协议不一致,导致了系统的不兼容性,即所谓的“封闭”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这成为1983年正式的国际标准。OSI/RM的目标是为不同系统间的互联提供一个通用的基础,它定义了一个七层的抽象模型,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环境的接口,处理应用管理、语义表示和应用程序执行。
2. 表示层:负责不同应用实体间数据交换的语法转换。
3. 会话层:组织和同步对话,管理数据交换。
4. 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管理,提供顺序控制、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5. 网络层:处理分组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6. 数据链路层:管理相邻节点间的链路,实现帧同步、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7. 物理层:定义物理接口特性,传输比特流。
在通信过程中,每层依赖于下一层的服务,并通过相邻层间的接口进行交互。对等层之间的通信由特定的协议控制,形成了层次间的协同工作。例如,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这个过程会涉及到物理层的比特传输,数据链路层的帧封装,网络层的路径选择,传输层的端到端连接,会话层的对话管理,表示层的数据格式转换,最终到应用层的用户交互。
通过OSI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数据通信的整个过程,从底层的物理连接到高层的应用服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共同构建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复杂且高效的网络通信系统。这个模型不仅指导了网络协议的设计,也帮助工程师们解决实际的网络问题,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