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梳理】
1. 汉光武帝刘秀的吏治改革:
- 特点:
- 以身作则:刘秀自身节俭庄重,无偏恩,严谨执政,亲自关注吏治得失。
- 重用“循吏”:重视守法循理的官员,强调法治和才能。
- 突出儒学治国:通过儒学改变地方风俗,推广教育,如李忠在丹阳的举措。
- 重视民生:如邓晨在汝南兴修水利,改善民众生活。
2. 改革的影响:
- 改善吏治:选用有能力的官员提升了治理效率和公正性。
- 稳定社会秩序:通过打击奸猾,赏罚分明,提高了吏民对统治的支持度。
- 巩固统治:吏治改革有助于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经济发展:“光武中兴”时期社会经济进步,如张堪在渔阳的措施。
- 儒学发展:通过儒学改革,增强了儒家思想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
3. 唐宋赋税制度演变:
- 基本特点:
- 人头税减少:两税法后,人口税的重要性降低。
- 农业税比例下降:虽然绝对数额稳定,但在总赋税中的比重减少。
- 商税崛起:随着商业发展,商税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 官府控制:赋税结构的变化由政府主导。
4. 变革原因:
- 土地兼并:唐宋时期土地集中,均田制瓦解,影响国家税基。
- 商品经济发展:宋代商业繁荣,推动了非农业税的增加。
- 政府税制改革:为了适应经济变化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调整税制。
这些知识点反映了古代中国封建王朝在社会治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策略,以及它们如何随时代变迁而调整。汉光武帝的吏治改革旨在建立一个清明、有秩序的政权,而唐宋时期的赋税制度演变则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国家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