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描述了一种情况,即在双金属本位制下(如金本位和银本位并存),如果两种金属都作为支付手段,且它们之间的兑换比率被固定,那么价值较低(相对过剩)的货币会驱逐价值较高(相对稀缺)的货币流通。当一种金属被法定高估时,人们倾向于持有并积累价值较高的金属,而将价值较低的金属用于交易,导致后者在流通中减少。
2. 黄金标准下的平衡机制:在黄金标准体系下,平衡支付失衡的调整机制被称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这是大卫·休谟提出的理论。当一国出现支付平衡失衡,例如美国从英国进口多于出口,黄金(当时唯一的国际支付手段)将从美国流向英国。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下降,进而引发通货紧缩,物价水平降低。这使得美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上变得更具有竞争力,而英国商品竞争力减弱。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改善,英国的贸易顺差恶化,最终消除最初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 本位汇率与市场汇率差异的利用:假设英镑对黄金的固定汇率为6英镑/盎司,而法郎对黄金的固定汇率为12法郎/盎司,这意味着均衡汇率应为2法郎/英镑。如果当前市场汇率为2.2法郎/英镑,存在套利机会。投资者可以购买英镑,然后以市场价格将其兑换为法郎,再将这些法郎兑换为黄金,因为这个过程理论上可以赚取每英镑0.2法郎的利润。然而,运输成本会对此产生影响。如果运输和交易成本超过了这个价差,那么套利就不再可行。实际上,黄金的物理运输和兑换过程中会有费用、保险、税费等,这些都会侵蚀潜在的套利收益。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概念,包括不同货币与黄金的固定汇率(本位汇率)、市场汇率与本位汇率的差异如何影响交易行为,以及在黄金标准下国际收支平衡的自我调整机制。此外,还涉及到汇率套利的基本原理及其面临的实际挑战,如交易成本。理解这些知识对于深入学习国际金融和经济理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