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纠偏控制程序解析
#### 一、程序概述与目的
本程序旨在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关键控制点(KCP)偏离及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失控的情况,确保一旦发现偏离,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避免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该程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内部,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偏离和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的情况。通过该程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 三、职责分配
1. **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偏离和失控的原因,确定具体的纠偏措施以及执行这些措施的责任部门。
2. **实施部门**:根据责任部门的指导,具体执行纠偏措施,确保关键控制点恢复正常状态。
#### 四、工作程序
1. **分析原因与确定措施**:首先由责任部门对偏离和失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并明确由哪个部门来执行。
2. **执行纠偏措施**:实施部门根据指导,执行纠偏措施,确保关键控制点恢复正常状态。
3. **确认恢复状态**:通过关键限值的测试(如取样分析)或产品检验等方式确认关键控制点是否已经恢复正常状态。
4. **评估有效性**:责任部门还需要对所采取的纠偏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
#### 五、连续偏离情况处理
如果关键控制点连续发生三次偏离,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 根据《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根源,防止再次发生偏离。
- 考虑是否需要改变生产流程、调整工艺参数或修改HACCP计划等长期解决方案。
#### 六、受影响产品处理
1. **隔离和标识**: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隔离并做好标识,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2. **退货**:原料不符合标准时,实行拒收或退货处理。
3. **返工**:若产品经过重新加工可以满足要求,可通过返工确保食品安全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4. **放行**:只有在以下条件下,受影响的产品才能放行:
- 除监视系统外的其他证据证明控制措施有效;
- 证据表明针对特定产品的控制措施组合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 抽样、分析或其他验证活动的结果证实受影响批次的产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
5. **销毁**:如果产品无法通过返工消除不合格因素,则需销毁处理。若此类产品已出库,需按《回收控制程序》进行回收。
#### 七、文档记录
- **产品处理报告**:包括产品说明、偏离情况及其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措施和产品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 **纠偏措施报告**:涵盖产品说明、偏离情况、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措施及产品的处理方法、确认措施有效性的内容以及相关人员签名等信息。
- **相关记录**:如《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用于跟踪和记录整个过程,为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八、持续改进与评审
- **记录纠偏措施**:将所有纠偏措施记录下来,用于体系的持续改进。
- **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定期评审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通过上述详细的程序和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