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纳豆粉》文档详细阐述了纳豆粉这一食品的生产标准,包括定义、技术要求、卫生要求、标签和包装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纳豆粉的食品安全和质量。
纳豆粉是一种由大豆经过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干燥、粉碎等工艺制成的发酵豆制品。其主要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 271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352(大豆质量标准)等。在感官要求上,纳豆粉应呈浅黄色至黄褐色,具有其特有的气味和滋味,粉末状无结块,且无明显外来杂质。
技术要求方面,纳豆粉需达到一定的理化指标。例如,纳豆激酶含量需大于2000 aFU/g,同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纳豆激酶活力应大于13000 IU/g。蛋白质含量需至少为20 g/100g,水分含量不得高于7.0 g/100g,灰分含量不超过6.0 g/100g。这些指标的设定有助于保证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稳定性。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遵循GB 2762和GB 2761的规定,确保产品无有害物质超标。微生物限量则需符合GB 2712的要求,以防止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也需遵照GB 2760和GB 14880的标准,保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
生产加工过程中,工厂需按照GB 14881的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预包装食品的标签需符合GB 7718和GB 28050,包装材料或容器需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此外,文档还提供了纳豆激酶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溶液在275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纳豆激酶的活力,为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详细规定了纳豆粉的各个方面,确保了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质量控制,对规范纳豆粉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