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实验】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的饮用水处理方法,旨在消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本实验主要探讨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测定饮用水中细菌的数量,以评估消毒效果。
**实验原理**
紫外线消毒利用200-280nm波长的紫外线C(UVC),特别是254nm波长的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核酸、原浆蛋白和酶产生破坏,导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线照射可以使DNA的胸腺嘧啶键形成双体,从而丧失复制能力。此外,紫外线还能损伤微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壁。消毒效果取决于微生物接收到的UV剂量,即照射时间和强度的乘积。消毒效率通常以对数单位表示,而非百分比。
**实验装置与仪器**
1. **实验装置**:紫外线饮水消毒装置一般为管状,水流过内置的高压石英水银灯。设备分为套管进水式和反射罩式,前者水从灯管旁流过,后者利用反射罩将紫外线辐射到水中。灯管寿命约为500小时,高压灯管处理水量更大。
2. **实验仪器**:包括培养皿、微生物操作台、无菌移液管、无菌试管、无菌棉塞、点火器、煤气灯、标签纸、恒温培养箱和接种环等。
3. **实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和无菌水。
**实验步骤**
1. 将试验水样放在培养皿中,保持适当深度。
2. 测定消毒前的紫外线强度并保持恒定。
3. 变更曝光时间,计算对应的UV剂量,并测定不同曝光时间后的微生物浓度。
实验中,会通过“平行紫外光束仪器”来测定UV剂量与微生物灭活率的关系,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知识点总结**
1. **消毒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2. **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C(UVC)对微生物的核酸和细胞结构造成破坏。
3. **UV剂量**:消毒效果的关键,等于照射时间和强度的乘积。
4. **消毒效率**:以对数单位表示,而非百分比。
5. **紫外线消毒装置**:套管进水式和反射罩式,高压灯管处理水量较大。
6. **实验步骤**:测定紫外线强度,变更曝光时间,计算UV剂量,测定微生物浓度。
7. **实验仪器与试剂**:用于微生物培养和消毒效果检测。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具有高效、不产生有害副产物、占地小等优点,但也存在缺乏持续杀菌作用、单次处理水量有限、维护成本高等缺点。因此,适用于特定场合,如单位供水,但不广泛应用于大规模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