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失稳是断层失稳前应力由积累为主转变为释放为主的关键阶段,也是由稳态转向失
稳的最后阶段
[1-3]
,识别亚失稳状态及相关物理量的演化特征对地震短临预报有重要意义。
目前所获得的亚失稳现象多来自构造力学实验室,如文献[1]以 5°拐折断层一次粘滑事件中
温度场的演化为例,总结失稳错动是由断层各部位独立活动向协同化活动的转化过程,偏
离线性阶段是应力释放、协同作用的开始,亚失稳阶段应力释放已占据优势;文献[4-6]以
平直与雁列断层的粘滑事件为实验对象,分析了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位移协同化与热场
演化特征。已有学者将实验结果应用于野外观测,发现鲜水河断裂北西段跨断层蠕变场地
在 1997 年玛尼 Ms 7.5 级地震前出现断层活动协同化特征
[7]
;紫坪铺水库蓄水则在汶川 Ms
8.0 级大震发生中起到了断层协同化强化作用
[8]
。然而截至目前,野外实际观测获得的亚失
稳证据仍很有限。
2013-04-20,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 Ms 7.0 级的逆断型地震
[9]
,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
震前数月内该断裂上距震中仅 25 km 的宝兴跨断层流动短水准场地出现逆断加速现象;相
邻的鲜水河断裂侏倭、虚墟、沟普、龙灯坝、老乾宁 5 处跨断层流动基线与水准综合场地
观测到特性一致的准同步压性转折变化,虚墟、龙灯坝场地还出现右旋转折
[10-11]
,距震中
147~295 km(见图 1、图 2,图 2 中曲线向下为左旋、挤压、逆断,向上为右旋、拉
张、正断变化)。文献[10]综合跨断层中短期异常、重力异常成功预测了这次地震,认为
跨断层短期异常增多为亚失稳信号,却未进行论证。
评论0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