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原因: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对中国市场的渴望未得到满足,希望通过扩大侵略权益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 战争过程:
-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引发战争,随后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3.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鸦片贸易合法化(《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4. 火烧圆明园:
- 1860年,英法联军以换约受阻为由再次出兵,占领天津,逼近北京。
- 圆明园被洗劫并烧毁,咸丰帝逃离北京,奕䜣成为议和大臣。
5. 《北京条约》的签订:
- 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并大幅增加赔款。
6.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联系与区别:
- 继续:根本原因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相同,均为侵略性非正义战争;影响相似,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扩大:侵略力量、时间、区域和条约范围均有所扩大。
8.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赔款增加,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
- 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影响扩大至清朝都城。
-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9. 教学目标:
- 学生应了解战争过程、条约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时空结合的学习方法。
- 强调历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国家强大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
-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