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点】
1. 国际贸易的起源:国际贸易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扩大,各国开始寻求与其他国家进行商品交换,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商品:大豆等标准化、易储存的商品适合在商品交易所进行交易,因为它们便于标准化,易于买卖和储存。艺术品、鲜活产品由于难以标准化和长期保存,通常不在交易所交易。工业制成品虽然广泛交易,但通常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买卖。
3. 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首要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何种类型的产品以及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国际分工格局。
4. 世界贸易总值计算方式:为了避免重复计算,世界贸易总值通常以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出口商品的离岸价(FOB)计算之和。
5. 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时间:统一的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全球贸易的扩展,世界各地的市场逐渐连为一体。
6. 当前国际分工的特点: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各国根据自身优势生产不同类型的高附加值产品。
7. 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转口贸易中商品所有权可能转移给第三方,而过境贸易商品实体一般不经过第三方所有,只是物理上通过第三国领土。
8. 外贸统计标准:总贸易以国境为界,涵盖所有进出境货物;专门贸易以关境为界,只计算实际进出关境的商品。
9. 无形贸易:无形贸易涉及没有实物形态的服务贸易,其在当代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在海关统计中通常不显示,而在国际收支账户中体现。
10. 采用总贸易统计标准的国家:中国采用总贸易作为统计国际贸易的标准。
11-25. 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些题目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李嘉图模型主要讨论两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相对优势,通过比较单位劳动投入来确定各自的专业化生产领域。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强调资源禀赋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生产,土地密集型产品在土地充裕的国家生产。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解释了贸易如何影响商品价格和要素报酬的关系,如相对价格上升会提高相应要素的报酬。
以上内容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的起源、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商品类型、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贸易统计标准、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国际经济关系、制定贸易政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