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速度
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在高中物理中,速度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则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在题目中的第一道选择题中,正确答案是C,即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识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题目中的第二题提到,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移与哪些因素有关。位移不仅取决于初速度、末速度,还与平均速度有关。答案D正确,平均速度大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会更大。
【知识点3】速度图像
速度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题目中的第三题是一个选择题,要求根据两个物体的速度关系判断它们的位移图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越大,因此选项D正确,表示甲物体的位移大于乙物体的位移。
【知识点4】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设备。它会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通过分析这些点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信息。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包括了解其结构、安装、装纸带、启动电源、拉动纸带、关闭电源、数点并计算时间和位移。题目中的第五题是关于这个过程的排序,正确顺序是B。
【知识点5】加速度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第六题中,物体由11m/s减速至5m/s,所需时间为2s,因此加速度是负的,计算结果是B,即-3m/s²。
【知识点6】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电火花计时器
这两种计时器都用于实验中测量时间间隔,它们都使用交流电源,但对于50Hz的交流电,打点周期都是0.02秒。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靠振针振动打点;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高压交流电,通过放电火花在纸带上打点。第七题中,对两者特性的描述,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
【知识点7】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可通过速度-时间图像来理解。第八题中,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位移为3m,可以推断出物体的加速度,以及前3s内的位移和第3s末的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答案B正确,加速度为1.2 m/s²。
【知识点8】速度-时间图像分析
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第九题中,通过速度图线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比如最大位移、路程、平均速率等。根据图线,可以得出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知识点9】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第ns末的速度可以用v_n = v_0 + at来计算,其中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第十题中,仅给出第5s末的速度,无法唯一确定加速度、位移等信息,因此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前5s内的位移可能为25m。
【知识点10】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最终会停止。第十一题涉及这种运动的位移比,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比例关系,可以得出1s、2s、3s内的位移比。
【知识点11】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第十二题中,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行驶,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来计算刹车后的路程。
【知识点12】纸带法测定加速度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纸带。通过分析纸带上的点间距,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第十三题中,通过对点间距的测量,可以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知识点13】平均速度与位移
第十四题考察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范围,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位移。
以上是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中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加速度、速度-时间图像分析等多个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