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和方法。这一章首先介绍了病虫害的概念,强调了看待病虫害时需采取辨证的观点,理解其既是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学习目标包括理解和分析病虫害防治的意义,掌握综合治理的思想,以及具体了解如水稻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产量与质量。历史上,人们尝试过多种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例如引入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以及化学防治(如使用有机杀虫剂和杀菌剂)。然而,化学防治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后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以及对有益生物的伤害,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理念,这是一种依据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和环境关系,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来控制病虫害的策略。IPM强调预防为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目标。这种理念不仅关注病虫害的控制,还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和稳定。
综合治理的原则包含几个方面:
1. 生态学角度:通过改善栽培技术,调节生态环境,以创造不利于病虫孽生的条件。
2. 安全角度:选用对作物和环境影响最小的防治措施,同时确保人、畜、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3. 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破坏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控制机制的发挥作用。
中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表明在实践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最适合的防治方案,以实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这一章深入探讨了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历史发展、综合治理的理论和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以便在未来从事农业或林业工作时能够科学、合理地应对病虫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