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素质要求紧密相连。在农业社会,教育主要关注体力劳动技能的培养;随着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教育开始重视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尤其在美国,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对知识和策略的重视。进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策略、创新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难度过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失去学习兴趣;课程内容繁杂且重复,增加了学习负担;过于侧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跨学科的联系和基础教育的广泛性;课程内容陈旧,无法及时反映时代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全球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趋势朝着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人与社会的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方向前进。强调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表达沟通技巧、合作意识、文化学习和国家了解;运用科技信息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倡六项基本技能:交流沟通、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共同协作、改进学习和解决问题。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要求课程不再过度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结构需打破学科本位,实现均衡、综合和选择性的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课程内容应简化、现代化,与现实生活、科技进步相联系,激发学生兴趣,确保他们掌握终身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导讲义揭示了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关注个体全面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教育改革的进程不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旨在构建一个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