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发展史】
品质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依赖个人手艺和经验,到工业化时代的领班管理和专职检验员的出现,再到统计品质管制的诞生,最后发展为全面品质管理和国际化质量管理。早期,操作者依靠自身技艺和经验保证产品质量,随着批量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进,领班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专职检验员的引入,使得质量管理侧重于事后检验。1924年,休哈特提出控制图,将统计学应用于质量管理,实现缺陷预防。道奇和罗明的统计抽样方法在二战期间得到应用,强调预防缺陷的重要性。
1950年代,随着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品质管理(TQM)应运而生,费根保姆、戴明和朱兰等人的理论推动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TQM强调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质量策划,涵盖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戴明的品管十四法对可靠性工程有着深远影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成立TC176,推动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诞生,确保全球质量管理的一致性。
【名词概念】
1. 质量:产品或服务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的满足要求程度。
2. 要求: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 合格:满足要求。
4.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5.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相关的要求。
6. 纠正措施:消除已发现不合格原因的措施。
7. 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的措施。
8. 返工: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的措施。
9. 返修: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的措施,包括对合格产品的修复。
10. 让步接受:允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或放行。
【品质意识和成本】
品质意识是企业对产品质量和符合性的认知,包括对品质问题的敏感性、基础管理知识的应用、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品质不仅是价值和尊严的体现,更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而非仅仅依赖检验。建立良好的品质意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避免返工和返修,减少客户投诉,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声誉。
品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从最初的个体技能到系统的管理体系,再到全球化标准,质量管理始终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固有特性和客户需求,以确保持续改进和满足市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