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解读】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是医疗急救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在患者病发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提供高效、专业、有序的救助。这份解读主要涵盖了工作人员的上班前准备、待命状态、驶向现场、到达现场以及现场急救五个关键步骤。
1. 上班前准备
- 医生需穿着工作服,佩戴工号牌,并检查急救设备、医用材料、氧气瓶、吸引器等,确保功能正常且数量充足。同时,要填写交接班本并输入车载系统信息。
- 驾驶员需着装整齐,携带有效驾驶证,检查车辆证件和油卡,启动车辆并检查车况。同样需要填写交接班本和输入车载系统信息。
- 担架员要检查担架、安全带等设备,并补充一次性用品,同样需要输入车载系统信息。
2. 待命
- 值班人员需在待命室待命,不得随意离开,特殊情况需告知他人并保持通讯畅通。
- 接受任务时,通常由驾驶员或医生接听电话,了解出车地址和病人病情,并快速响应。2分钟内必须出动急救车。
3. 驶向现场
- 注意车载信息的变化,全程系好安全带,驾驶员开启警灯和警报,医生、担架员做好准备。
- 驾驶员负责确认地址,医生和担架员则准备参与救援。
4. 到达现场
- 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如有疑问需与调度沟通,遵循调度指令。
- 驾驶员停车,担架员打开车门,医生携带必要器材。
5. 现场急救
- 救援团队密切协作,清晰沟通,确保救治效率。
- 废弃物品妥善处理,做好个人防护,例如戴手套、帽子、口罩等。
- 医生根据病情实施救治,驾驶员和担架员配合,同时医生依据"三个转运原则"与家属讨论转送医院。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职责,急救车辆只能由专职驾驶员驾驶,所有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程,保证急救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待命还是执行任务,都应保持通讯畅通,对任何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以确保患者能得到最及时的救助。同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如在夜间作业时,医护人员需要穿着反光背心以确保自身安全。
这份《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解读旨在规范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减少误操作,为挽救生命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急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升急救技能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