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若干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规遵守具有显著影响。这一主题源自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朱荣恩教授的讲解,涉及了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概念理解、体系构成以及发展动因等多个方面。
从1985年至1996年,我国内部控制经历了理论研究导入期,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探讨。1997年至2005年进入法规建设探索期,法律和政策开始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自2006年起,实务规范推进期到来,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强化。
内部控制的概念是指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与,旨在实现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规遵循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系列过程。它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这些元素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一个立体、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的作用在于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因为存在成本效益的考虑、异常活动的不可预见性、执行人员的责任性不足、潜在的串通舞弊以及高层管理者可能的违规行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打折。
内部控制的概念从最初的内部牵制,逐步演变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框架,直至现在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反映了对企业内部管理认识的深化。这一发展历程受到审计程序的发展、法制和政府的推动、现代企业管理需求以及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审计程序从制度基础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要求逐渐提高,强调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同时,法律法规的出台,如美国的《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反国外行贿法》以及SOX法案,我国的《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都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提出了明确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成熟的管理制度确保例行管理的有序,同时也通过人员的介入应对例外情况。此外,内部控制对于防范管理舞弊、员工舞弊和外部欺诈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降低这些不法行为的发生。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若干问题涉及了其历史演变、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影响因素等多个层面,对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专业人士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的原理与实践,是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保障经营安全和合规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