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9i 是一款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复杂而精细,旨在支持大规模并发访问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在Oracle 9i中,体系结构主要分为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总体结构,同时也包括应用架构,这些组成部分共同确保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1. **逻辑结构**:
- **表空间(TableSpace)**:是Oracle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组织单位,将数据逻辑上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数据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表空间组成,每个表空间又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表空间允许管理员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磁盘空间,以及用户的空间配额。例如,`SYSTEM`表空间包含系统数据,`USERS`表空间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 **段(Segment)**:段是特定类型的数据库对象,如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和回滚段。每个段由一个或多个区间(Extent)组成。
- **区间(Extent)**:由连续分配的相邻数据块组成,是段的物理扩展。
- **数据块(Block)**:是最小的存储单位,所有数据都在数据块中存储。数据块包含头部信息和实际数据。
2. **物理结构**:
- **数据文件(Data file)**:物理上存储数据的文件,扩展名为`.DBF`,包含表、索引、数据字典等数据。
-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记录数据库的全局物理结构,包括数据库名称、文件位置、大小等关键信息,是数据库恢复的重要组件,扩展名为`.CTL`。
- **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记录所有事务的更改,用于数据库的崩溃恢复,扩展名为`.LOG`,通常至少有两个重做日志组。
- **初始化参数文件(Parameter file)**:配置数据库运行参数,定义数据库的运行行为。
3. **总体结构**:
- **内存结构**:包括系统全局区(SGA)、程序全局区(PGA)和其他内存组件,用于缓存数据和执行SQL语句。
- **后台进程**:如数据库写入进程(DBWR)、日志写入进程(LGWR)、检查点进程(CKPT)等,负责数据的持久化和数据库的维护。
4. **应用架构**:
- **多磁盘结构**:利用多个磁盘提高I/O性能。
- **磁盘映像结构**:通过磁盘镜像提高数据的冗余和可靠性。
- **客户/服务器系统**:传统的数据库访问模式,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端处理并返回结果。
- **共享服务器系统**:在高并发环境下,多个用户请求共享服务器资源,提高效率。
- **并行数据库系统**:通过并行处理提升大数据操作的速度。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跨越多个物理位置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访问。
Oracle 9i 在Linux平台上是可以运行的,这也体现了其跨平台的特性。与SQL Server 2000相比,Oracle 9i 提供了更复杂的体系结构和更丰富的功能,以适应大型企业级数据库的需求。通过理解并掌握这些结构,管理员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优化Oracle数据库,确保其高效、稳定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