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概述】
1. 商业银行的起源: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起源于1694年,以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为标志。这家银行的设立开创了商业银行的先河,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2. 中国现代银行的诞生: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开始采用现代商业银行模式。
3. 商业银行的四大职能:
-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将储蓄者的资金借贷给需要资金的借款人,起到了资金调配的作用。
- 支付中介:银行为客户提供货币结算、转账、兑换等服务。
- 信用创造: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并发放贷款,银行能够扩大货币供应量。
- 金融服务:提供咨询、理财、保险等多种非传统银行业务。
4.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是盈利性,同时需要确保安全性、流动性和合法性。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平衡关系,是银行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
5. 资本准备:一级准备主要是指库存现金,是银行随时可用的流动性资产,用于满足日常支付需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
1. 商业性贷款理论:强调贷款基于商业行为,以真实商业票据作为抵押,关注贷款的商业信用基础。
2. 资产转移理论:促进了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多样化,促成了二级准备金制度的形成,允许银行通过资产转让来管理流动性。
3.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负债结构来保障流动性,而不局限于资产管理。
4.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银行既要关注资产的配置,也要注意负债的管理,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5. 法规与风险管理:如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不应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10%,这是为了控制信用风险,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6. 流动性资产的选择:短期国债因其期限短、信誉好、流通性强的特点,成为银行投资的首选,以保障资产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转移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的演变;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随后发展起来,现代商业银行还涉及资产负债外管理,关注更广泛的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其运营涵盖了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等多种职能,同时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原则。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需要平衡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和资本准备来确保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