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是研究牙齿、颌骨以及面部肌肉等结构和功能畸形的病因、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以下是根据文档内容整理的口腔正畸学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中的相关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近中终末平面:这一概念涉及乳牙的发育和替换。终末平面是指从侧面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的关系,近中终末平面指的是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
2. 替牙间隙:是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与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相比,出现的差异,这个差额被称作替牙间隙。
3. Leewayspace:指的是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大,这个差额即是替牙间隙。
4. Pontindex:尚未完全显示,可能是关于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间比例关系的讨论。
5. 潜行性骨吸收:当矫治力过大时,牙周组织可能发生透明样变,导致骨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是在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发生。
6. 最大支抗:在正畸治疗中,支抗是指支持矫治力的固力概念,最大支抗意味着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支抗牙的移动不超过拔牙间隙的1/4。
7. 锁牙合:指的是上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下后牙的颊侧,或是下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上后牙的颊侧。
8. B点:下齿槽座点,位于下齿槽突缘点与颏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9. 生长中心:在骨的生长过程中,生长活动更快、更活跃、程度更大的区域称为生长区,生长区中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区域称为生长中心。
10. 间隙分析:在模型上通过测量恒牙牙弓的必需间隙和可用间隙,分析牙弓的拥挤程度。
11. 斜面导板:是一种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位于上颌腭侧的基托增厚形成斜向后下的斜面,通过改变下颌位置诱导下颌向前,并压低下前牙同时增加后牙垂直向生长。
二、简答题
1. 正常牙合建立面部肌肉的动力平衡:正常牙合的建立涉及前后、内外以及垂直向的动力平衡。前后动力平衡主要由颞肌、咬肌、翼内肌、舌肌和咬合力完成;内外动力平衡主要由唇颊肌和口肌(翼外肌等)完成;垂直向动力平衡主要由闭口肌(颞肌、咬肌、翼内肌)和开口气肌(唇肌、颊肌)完成。
***eed三角的组成及意义:Tweed三角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组成。它代表了面部形态结构的三角,其中FMIA65度是建立良好颜貌的条件,而FMA(下颌平面角)较难改变,达到FMIA主要依靠改变下中切牙的位置和倾斜度。Tweed三角常应用于病例的拔牙估计中。
3. 阻力中心和旋转中心的区别:阻力中心是物体周围约束其运动的阻力的简化中心,物体的阻力中心决定于其本身的重心和牙周组织的约束状态。而旋转中心是在牙移动过程中相对不动的点,它的位置依赖于M/F(力矩/力)的比率,通过调整比率可以控制牙移动的类型。
4. 记存模型的修整要点:包括核对模型和咬合关系,修整上颌模型和下颌模型,使之与实际口腔情况相符,保证模型的高度、角度和形态的准确性。
5. 口呼吸可能形成的错牙合畸形及机理:口呼吸可能造成上牙弓失去内外肌的正常动力平衡,形成高拱腭、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开合和长面畸形等症状。
三、问答题
由于文档中未提供具体的问答题内容,无法对问答题的答案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但可以预见,临床表现和矫治策略在口腔正畸学中是关键知识点,它们涉及对畸形的诊断、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