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无线网络综合覆盖率短板分析流程
#### 一、覆盖问题来源及分析流程概述
针对G无线网络(这里假设G代表的是第四代或者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覆盖率短板,文档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覆盖问题分析流程。该流程旨在从不同维度识别网络中的覆盖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二、覆盖问题的识别
覆盖问题的识别从“点”、“线”、“面”三个维度进行:
1. **“点”——MR弱覆盖小区**
- **定义**:基于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数据中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110dBm的采样点占总采样点比例大于10%的小区被认为是弱覆盖小区。
- **分析流程**:以小区级别的北向MR数据为数据源,分析现网弱覆盖小区与基础工参、功率、软件参数和故障告警等维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无损权值修改、功率优化等手段进行优化。
2. **“线”——ATU测试发现**
- **定义**:通过ATU(Automated Test Unit,自动测试单元)测试识别出RSRP≤-105dBm且里程大于50米的弱覆盖区域。
- **分析流程**:以ATU测试数据为主要问题数据源,结合站址、小区退服等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弱覆盖区域,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面”——MR+OTT关联输出**
- **定义**:通过MR数据与OTT(Over-The-To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数据的结合分析,识别问题楼宇。同时,结合竞争情况、热点地区、用户投诉等数据进行价值优先级排序。
- **分析流程**:以OTT+MR数据为主要问题数据源,识别出弱覆盖占比大于等于20%,且连续弱覆盖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的区域,并结合其他维度的数据来识别高优先级的弱覆盖区域。
#### 三、楼宇信息筛选与优先级划分
- **楼宇信息筛选规则**:
- 楼宇建筑高度大于20米。
- 楼宇建筑高度小于20米,但属于特定类型的楼宇(如金融、酒店等)。
- 楼宇建筑高度小于20米,不属于上述类型,但MR总数量超过20000条。
- **优先级划分**:
- 结合规划数据、竞争情况、用户投诉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级。
- 规划数据核实:依据50米范围内的室分站点信息匹配已有的规划数据库,识别未被纳入规划的问题站点。
- 竞争对手分析:通过竞争对手的LTE站点信息,识别已经建成的竞争者站点所在的弱覆盖楼宇。
- 投诉信息比对:根据投诉工单记录的位置,匹配弱覆盖楼宇信息,分析弱覆盖楼宇与用户投诉之间的关系。
- 功率配置核实:功率配置低于40瓦的站点优先级较低,而高于80瓦的站点优先级较高。
#### 四、覆盖问题处理流程——“五模八步法”
覆盖问题的整体处理思路分为优化维护、加强室分整改以及建设规划三个阶段,旨在全面提升网络覆盖水平。
- **优化模块**:
- **标准功率核查**:确保功率设置符合集团标准,例如宏站功率应≥9.2dBm,室内分布系统功率应≥12.2dBm。
- **软件参数核查**:包括但不限于接入、互操作参数的核查,以及邻区配置合理性的检查。
- **基础工程参数核查**:核查站点的经纬度、站高等参数,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优化调整**:主要包括功率提升优化、天线权值优化等方法。
- **优化调整方法详解**:
- **功率提升优化**:根据MR数据中的RSRP区间,将采样点分为不同的优化区间,以确定是否可以通过提升功率来解决覆盖问题。
- **天线权值优化**:通过对天线的无损权值进行优化调整,改善覆盖效果。
- **D/F覆盖结构调整**:调整不同频率的覆盖结构,实现更合理的覆盖布局。
- **切换策略优化**:优化切换策略,减少切换失败导致的覆盖问题。
- **室内外协同优化**:优化室内外协同工作,确保室内外信号的平衡。
- **越区覆盖控制优化**:控制越区覆盖,避免信号溢出造成干扰。
- **MR+OTT精准覆盖优化**:利用MR和OTT数据的结合,实现更加精确的覆盖优化。
通过上述覆盖问题识别与分析流程,结合详细的楼宇信息筛选规则与优先级划分方法,以及全面的覆盖问题处理流程,可以有效地解决G无线网络中的覆盖短板问题,提升整体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