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包含了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的模拟试题,涵盖了劳动关系的基础概念、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1.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指的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体现在雇佣工人和企业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私有制企业中,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劳资关系(D项)。
2. 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特定的特征,如产生于劳动过程,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并且具有纵横交错的特征(如A、B项)。但劳动关系不是简单的民事关系,它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排除C项)。
3. 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雇主、劳动者、工会以及政府(A、B、C项),消费者协会不属于这一范畴(排除D项)。
4. 雇员集体所有制:激进派主张建立雇员集体所有制(A项),而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和管理主义学派可能有不同立场或不支持此观点。
5. 《劳动合同法》颁布时间:《劳动合同法》是在2007年6月颁布的(B项)。
6. 标准工时:根据《劳动法》,标准工时是每日8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A项)。
7. 劳动关系认识学派:新保守学派认为劳动关系中劳动与资本的利益是对立的(D项),而其他学派可能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
8. 职位划分维度:职位划分的第三维主要指的是职等(C项),职群、职系和职级是职位划分的其他维度。
9. 工作规范:工作规范书是用来明确担任某职务的人员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的书面文件(D项)。
10. 绩效考核方法:居中趋势问题可以通过强制分布法解决(B项),避免评价者将绩效集中在中间等级。
11. 报酬与薪酬的区别:报酬涵盖的范围比薪酬更大(A项),薪酬通常是指工资、薪水等直接经济回报,而报酬还包括非经济性的激励。
12. 内容型激励理论:目标设置理论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而是过程型激励理论(A项)。
13. 潜在人力资源:失业人口是潜在的人力资源,因为他们有能力并愿意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A项)。
14. 《人力资本投资》作者:该书的作者是舒尔茨(A项),他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15. 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性不喜欢工作,而D项描述的是社会人假设。
16. 劳动力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A项)。
17. 劳动力需求弹性:当工资上升导致雇工数量大幅下降,说明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平缓(B项)。
18. 劳动力参与率变动:平均工资水平提高通常会促进劳动力参与率上升(D项)。
19. 经济衰退与劳动力市场均衡: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新的均衡工资降低和就业量减少(B项)。
20. 国家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衡:鼓励特定群体就业可能会降低均衡工资,但增加均衡就业量(D项)。
以上知识点详尽地涵盖了劳动关系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理论等方面,对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