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及的资料是“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省疾控转发脊灰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这份文档属于公共卫生领域,主要关注的是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应急处理技术和策略。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能导致肌肉麻痹,特别是腿部肌肉,严重时可致死或永久性残疾。我国在2000年已经实现了无脊灰状态,但仍然面临着输入性疫情的风险。
描述中提到的“收藏的精品资料”表明这份文档是被精选出来的重要参考资料,可能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政策或实践指南,对于理解和应对脊灰病毒具有很高的价值。
标签“收藏的精品资料”再次强调了这份文档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意味着它包含了关键的信息和指导,适合专业人士参考。
文档的部分内容详细阐述了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的应对**:在2011年新疆发生的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后,我国的无脊灰状态受到了挑战。因此,各地疾控中心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领导,确保防控工作的实施。
2. **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2007年以来,山东等地发现了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VDPV),这提醒我们需要持续监控并强化免疫策略,以防止疫苗衍生病毒引发的问题。
3. **免疫、监测和管理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的三大策略是免疫接种、监测系统和管理措施。各地需要确保适龄儿童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及时发现并弥补免疫空白,通过应急免疫或强化免疫建立免疫屏障。同时,提升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质量至关重要。
4. **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提高AFP病例的报告率和调查质量,特别是对高危和临床符合病例的追踪,以及接触者的标本采集和现场调查,确保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特异性。
5. **培训和督导**:加强各级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AFP病例的识别和报告能力,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技术方案的执行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6. **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各级疾控中心需熟悉并执行《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份资料详细介绍了我国在脊灰防控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措施,包括预防、监测、应急响应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旨在持续巩固和保护我国的无脊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