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师范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本文作者代宏伟探讨了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策略。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涵盖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在师范类学生中,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适应信息化教学需求至关重要。然而,课程内容广泛且深度不一,如电视机原理、网络通信、编程等,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学习存在一定难度。
当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难以把握重点;教材普遍适用于非师范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不完全适合师范生的需求;部分学校因考试压力取消或减少课程,导致实践机会不足;部分开设课程的学校未将其设为公共课,实践环节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两点改革建议。一是改革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聚焦实践性教学。例如,基础的多媒体技术知识应强调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文本处理技术,如PDF和Word的转换,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础技能;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处理技术的教授,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传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二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平衡理论与实践。鉴于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性强,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过分偏重理论,同时增加实践操作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引导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既要关注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创新教学方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师范类学生未来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他们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