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的定义与特征】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它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被定义为一种转移了资产所有权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形式。这种租赁可能涉及所有权最终转移,也可能不转移。风险涵盖资产的技术陈旧、产能闲置可能导致的损失,而报酬则包括资产有效使用期内的收益和可能的升值或处置收益。融资租赁的认定通常基于五项标准,包括租赁期满后的所有权转移、承租人的购买选择权、租赁期占比、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以及租赁资产的特殊性。
【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区别】
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备融资功能。经营租赁通常是短期、临时的,承租人没有购买选择权,且租赁结束后资产退回出租人。而融资租赁则旨在中长期融资,承租人通常有购买选择权,租赁期占资产使用寿命大部分,且租赁付款额现值接近资产公允价值。在会计处理上,经营租赁不计入承租人资产负债表,而融资租赁则作为固定资产和长期应付款处理。
【融资租赁的项目流程】
融资租赁的实施过程包括:1) 合作方沟通和双向选择,确保对融资租赁的理解一致,并建立合作模式;2) 项目初评,租赁公司根据承租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评估;3) 项目审批,全面分析风险和可行性;4) 项目策划,确定合作细节、风险责任分配和利益分配;5) 合同签约,签订租赁和购货合同;6) 履约管理,包括供货、保险、租金支付等,直至租赁结束时对租赁物件的处置。
【风险管理】
融资租赁中的风险管理主要针对承租人的信用风险。风险分析分为外部风险(如承租人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和内部风险(租赁公司的管理风险)。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防、监控、锁定、转移和化解,例如严格的项目审批、购买保险、催收逾期租金等。风险监控需要内外部协作,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整策略来应对风险动态。
【总结】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融合了融资和租赁的特点,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资金获取途径。然而,伴随其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信用和市场风险。因此,租赁公司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业务的稳健运行。通过理解租赁分类、项目流程和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融资租赁来促进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