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基础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机械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工艺、设备和技术。以下是对文档中提及的一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模锻的模镗分类**:锤上模锻的模镗通常分为预锻模、终锻模和校正模,这些模具有序进行,确保金属坯料在锻打过程中逐渐成形。
2.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它们共同决定了切削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3. **曲轴毛坯制造方法**:早期常采用铸造方法,现在更倾向于使用锻造,因为锻造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4.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由碳化钨(WC)和钴(Co)作为强化相,以金属钴作为粘结基体的复合材料。
5. **硬质合金分类**:常用的硬质合金分为钨钴类、钨钛钴类和钨钛钽(铌)钴类,其中钨钛钴类的韧性最好。
6. **焊接方法分类**:按过程特点,焊接方法大致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
7. **电焊条分类**:电焊条按药皮类型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
8. **铸件设计原则**:垂直于分型面的非加工面应设计出拔模斜度,便于脱模。
9. **钢坯加热缺陷**:过高的加热温度可能导致过热和过烧,影响材料性能。
10. **冲压基本工序**:主要包括分离工序(如落料、冲孔)和成形工序(如弯曲、拉深)。
11. **高碳钢焊接问题**:高碳钢含碳量高,焊接时易产生裂纹,因为碳会增加淬硬倾向。
12. **焊接变形原因**:金属加热产生的热膨胀是导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主要原因。
13. **型芯作用**:型芯在铸造中用于形成内部空腔或复杂形状。
14. **焊接合金的保护**:焊接易氧化的合金常用惰性气体保护焊,如氩弧焊,以减少氧化。
15. **锻造方法**:常见的锻造方法有自由锻、模锻和胎模锻。
16. **拉伸系数 m**:m 是拉伸后直径 d 与拉伸前直径 D 的比值,用来计算材料的延伸率。
17. **有害杂质元素**:钢中的硫和磷是典型的有害杂质,它们会导致热脆性和冷脆性。
18. **工艺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焊接性能、铸造性能、锻压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9. **静止参照系中的辅助平面**:主切削刃上与切削速度垂直的平面是切削平面。
20. **铰孔的影响**:铰孔可以提高表面光洁度,但不能显著提高位置精度。
21. **影响排屑方向的角度**:在刀具角度中,影响排屑方向的主要标注角度是刃倾角。
22. **车削加工条件**:形成带状切屑需要大前角、小切厚和适当的切削速度。
23. **切削热来源**:切削铸铁时,切削热主要来源于塑性变形热。
24. **切削用量与切削力**: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
25. **机床选择考虑因素**:机床尺寸规格、刚性、加工效率及适用性需与工件加工需求匹配。
26. **车削细长轴变形**:在切削力作用下,工件可能呈现弓形变形。
27. **铸型分型面选择**:分型面应设在铸件轮廓线简单处,且尽量水平,便于造型。
28. **铸件收缩与缺陷**:受阻的收缩可能导致应力、缩孔等问题,轮形铸件的轮辐通常设计为奇数或弯曲。
29. **铸件壁厚和形状设计**:为了防止变形,应尽量保持壁厚均匀,形状简单。
30. **合金锻造性能**:单相固溶体的锻造性能较好,而化合物较差;通常需要在高温下锻造以改善合金的锻造性。
31. **锻造性能衡量**:锻造性能通常通过锻造温度范围和锻造压力来综合评估。
32. **焊接方法分类**:根据焊接过程特点,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电阻焊和钎焊。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机械制造基础的多个方面,包括材料加工、焊接、铸造、切削等,对于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过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