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重力值
把地球近似地看作表面光滑、内部质量分布均匀、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的旋转椭球体。椭球
体表面上各点的重力值称正常重力值或理论重力值,其计算公式称为正常重力公式。目前,
国际上通用两个正常重力公式。
① 1901~1909 年引入的黑尔默特公式:
γ
1901=978030(1+0.005302sin
2
φ
-
0.000007sin
2
2
φ
,式中
υ
表示正常重力值,单位为毫伽(10
-3
伽);
φ
为计算点的地理纬度。
② 1930 年确定的正常重力公式,称卡西尼公式:
γ
1930=978049(1+0.0052884sin
2
φ
-0.0000059sin
2
2
φ
)。根据人造地球卫星测定的地球形状和重力数据,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
物理学联合会先后几次推荐新的正常重力公式。由于采用的正常重力公式不同,同一点上的
重力异常数值也不同。
海洋重力校正
将地球表面任意点上的观测重力值归算到该点大地水准面上,这种换算方法统称重力校正,
也称重力归算。
① 自由空间校正 (
δg
F
)。地表测点的观测重力值归算到高程起算零点的大地水准面或
海平面上的校正项,称自由空间校正,或以提出这个方法的法国天文学家 H.法耶命名,称
为法耶校正。船上重力仪测量时,观测值几乎是海平面上的值,一般不再引入这项校正。
② 布格校正(
δg
B
)。法国大地测量学家 P.布格 1735~1741 年间提出并运用的一种重
力校正方法,后人称作布格校正。它的含意是从测点观测重力值中去掉测点水准面与海平面
之间这层物质(中间层物质)的引力,然后再引入自由空间校正。海上布格校正的意义为填
补海水层(密度为 1.03 克/厘
3
)相对中间层物质的质量不足。常取中间层物质密度为 2.67
克/厘
3
,这时海上布格校正
δg
B
=0.0687
H
(毫伽),
H
为测点水深,以米为单位。
③ 地形校正。不论陆地,还是海底,测点或测点对应的海底点附近的地形总是高低起
伏的。高于测点水准面的多余物质和低于测点水准面的“短缺”物质都会使该点观测重力值
减小,为此而引入的校正称局部地形校正(
δg
d
)。它总为正值,相当于把测点水准面上下的
盈亏质量“削平补齐”。对海底地形切割剧烈的海区可参照陆上地形校正方法进行,尔后再
引入布格校正。常将布格校正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去掉整个地球的海平面以上地形质量和海
平面与海底间水层亏损质量的引力效应,这时称全地形校正(
δg
n
)。
④ 均衡校正 (
δg
J
)。“均衡”一词源出希腊文,意指相同的状态或相等的压力。大地
测量和重力测量的结果表明,地壳均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均衡校正分两步进行:先进行
全地形校正,再计算这部分物质沿垂直方向均匀充填到均衡补偿面,即所谓补偿质量所产生
的引力效应(称补偿校正
δg
c
),然后加到观测重力值中去。这两个步骤合称地形 -均衡校
正。计算均衡校正时,不同的均衡假说有不同的均衡模式和公式,或按均衡密度差(普拉特
假说),或按均衡深度差(艾里假说)引入校正。
评论10